交通运输部发布典型案例:助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标准化典型案例(2024年),公布35个推动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
以下为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关案例:
地方标准推动内河航运
绿色低碳转型
此案例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为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低碳技术应用和绿色航运发展,提升内河港口电气化水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DB32/T 4567—2023)地方标准,为推动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建设和绿色航运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标准明确了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的建设与运营要求,从充电设施设置、电力供应、充电安全、设备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为江苏省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江苏省已建成7个符合标准要求的充电站,涵盖南京、镇江等重点港口地区,服务区域涵盖长江经济带、淮河流域以及沿海港口经济圈,逐步形成了从充电基础设施到船舶运行管理的完整绿色航运体系。
《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DB32/T 4567—2023)发布实施以来,江苏省多个港口积极响应充电站建设,深入推动内河航运绿色化进程。例如,南京港携手江苏苏港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宁港电拖1”电动拖轮项目中应用了该标准,这一项目采用先进的电动拖轮技术,取代传统的燃油拖轮,从而减少碳排放、降低噪声污染并提升港口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作为行业内的创新举措,“宁港电拖1”项目不仅标志着南京港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的重要进展,还为江苏省乃至全国港口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示范。通过这一项目,南京港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在智能化和环保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绿色航运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江苏省将继续深化绿色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内河港口船舶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省港口航运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并为全国内河港口绿色航运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运江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宁港电拖1”电动拖轮充电站图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
此案例由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提供近年来,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出行量不断增高。为此,需要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充电服务水平。为规范和指导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和日常运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高速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地方标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管理规范》(DB43/T 2929—2024),于2024年3月发布。
▲以标准为指导建设的湖南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
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的总体要求和布局原则,明确了供配电系统配置、充电设备选型、充电运营管理平台建设、附属设施配套、建设安全控制、安装施工流程、验收要求及运营管理等具体要求,适用于湖南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的建设管理。标准注重建设安全和运营安全,提出了防雷、接地、消防、数据、网络、场所、运维机制、巡视检修和缺陷管理等各方面的相关要求;注重公众服务,提出在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外,还应提供寻站导引、操作指引、充电补能、在线支付等服务内容,尤其是在节假日充电高峰期应及时发布路况、充电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引导充电车辆合理规划出行、错峰充电;注重新技术应用,鼓励开展光伏、储能与充换电设施的一体化建设。
标准的发布实施为湖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行业管理上,有利于加快湖南省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有效缓解高速公路上新能源汽车充电供需矛盾;在产业支撑上,有利于提升湖南省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2024年,湖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在实现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完善,以标准为指导新建充电车位488个。未来三年,湖南省计划新建不少于1000个高速公路充电车位,加快充电设备升级换代,构建高速公路全液冷超充示范走廊,建设“光储充换一体化”低碳服务区、运营充电站休息室,投运电动重卡换电(超充)站等,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出行需求。
营运纯电动汽车换电服务标准
助力道路运输低碳转型
此案例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提供
作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践行交通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推广应用得到国家和行业的高度重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均明确要求加快新能源道路运输装备的推广应用。当前,我国新能源营运车辆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营运车辆保有量已达到164万辆。
针对纯电动营运车辆在中长途运输场景中存在的动力电池续航能力限制与能源补给效率等瓶颈,换电模式凭借其快速能源补给特性,在时效性要求严苛的营运场景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当前换电服务体系仍存在“车—站—网”系统协同不足、换电设施功能配置欠完善、标准化作业流程缺失等系统性短板,制约了换电模式在道路运输场景的应用效能。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营运纯电动汽车运营和补能效率,保障换电和运输安全,促进道路运输领域换电服务与特殊运输场景的科学匹配,交通运输部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推荐性国家标准《营运纯电动汽车换电服务技术要求》(GB/T 45098—2024)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突破了换电服务效能提升、安全运营保障、场景适配优化等关键技术环节,规范了换电服务系统的技术架构与功能要求,提出了总体要求、功能与配置要求、服务流程及服务要求、服务保障等内容,适用于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领域的换电服务场景。
作为我国首部营运车辆换电服务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本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规范营运纯电动汽车换电服务流程、提升换电服务质量,解决当前道路运输领域换电服务难以有效适应特殊运输场景的应用问题,助力营运纯电动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为交通运输领域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本文来源 | 交通运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