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工信厅公示了2025年度 ( 第一批 ) 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能源金贸区辖区企业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慧充”)凭借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实践成功入选。成为区域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标杆企业,为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 “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4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启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构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标准体系”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升级体系。智能工厂通过部署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和互 联 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全环节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制造业效率与效益。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载体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战场,智能工厂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培育层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走进绿能慧充的生产车间,看不到传统工厂的人来人往,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设备的有序运转和电子看板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在这里,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都通过数字化系统紧密连接。当一份订单进入系统,相关信息会同步传递至研发、采购、生产等各个部门,确保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高效协同。
作为行业领先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服务商,绿能慧充深耕充电、储能、微网等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攻克超大功率充电技术难题,其自主研发的800kW分体式液冷直流充电机、1000kW分体式直流充电机、2.5MW分体式直流充电机、自动充电机器人等产品,依托大功率同/异种机型并联、星环功率分配、液冷充电等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核心技术突破,填补国内超充技术空白。
企业以“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绿色高效”为核心,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计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工厂。该智能工厂建立了以PLM系统为中心的数字化协同设计研发平台、MES系统为核心的精益生产管控平台、以ERP为核心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和以充电运营设备管理、能源管理为一体的运营服务云平台,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业务链的智能化、自动化与高效协同。
截至目前,企业构建了覆盖西安、南充、西咸新区三大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制造网络,22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85%以上的数字化覆盖率,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80%,产品不良率降低5%,运营成本减少10%,为新能源装备制造提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践行绿色制造理念,通过能源管理系统降低能耗,累计碳减排36.76万吨,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此次获评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是绿能慧充技术实力与智能制造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能源金贸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园区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精准服务等举措,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政策审批到人才引进,从技术攻关到资金支持,以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务护航企业成长。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于忠虎 吕聪
【来源:西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5-22
日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继公示两大名单——2025年度(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与第二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项目,绿能慧充凭借智能化升级与低碳化创新的深度融合,成为全省少数同时入围两项评定的企业。
01
智造先锋
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绿能慧充以“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绿色高效”为核心,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计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工厂,实现研发设计、供应协同、生产制造、工艺质量控制、设备保障、能源管控、销售管理、售后服务全业务链的智能化、自动化与高效协同,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样本标杆。
02
零碳标杆
省级碳达峰试点项目
零碳工厂以绿色工厂的建设为基础,是绿色工厂的进阶形态。
近年来,绿能慧充精准界定碳排放边界,积极开展能源管理升级、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供应链构建等节能降碳活动,全力提升碳排放绩效。2024年,被陕西省工信厅认定为“陕西省绿色工厂”。此次入选陕西省第二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项目-零碳或近零碳工厂,则标志着绿能慧充从低碳实践迈向新阶段。
从智能工厂的数字化跃迁,到零碳转型的可持续探索,绿能慧充始终以技术创新定义产业高度。未来,绿能慧充将持续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