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新赛道 新产业 新未来
首页
关于联盟
联盟简介
联盟百科
联盟领导
联盟章程
联盟职责
联盟架构
联系我们
机构设置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秘书处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联盟通知
联盟公告
生态大会
大会资讯
大会简介
大会百科
大会领导
大会议程
大会进展
大会架构
参会联系
品牌展示
政策法规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动态
联盟入库
品牌入库
产品入库
合作交流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行业动态
我国充电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来源:
充电产业网(www.yuntourong.cn)-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日期:
2025-10-27 15:35:24
点击:
1882
属于:
行业动态
我国充电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5年10月27日 15:11
中国能源报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着力破解电动汽车“充电困难”“布局不均”“续航焦虑”等问题,目标是真正实现“城际往来无忧、城区补能便捷、乡村覆盖可达”的充电体验,让电动汽车车主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充分享受便捷、高效、智能的充电服务。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迎来跨越式发展。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充电设施发展目标和行动路径,助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设施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行动方案》着力破解电动汽车“充电困难”“布局不均”“续航焦虑”等问题,目标是真正实现“城际往来无忧、城区补能便捷、乡村覆盖可达”的充电体验,让电动汽车车主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充分享受便捷、高效、智能的充电服务。
补齐充电设施短板正当时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支撑,其服务能力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服务能力能够基本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但仍存在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设施功能结构有待优化、居住区服务供给不充分、供电保障有待加强、运营管理质效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出台政策予以破解。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重点部署5大专项行动: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行动、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改善行动、充电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行动方案》对充电设施数量、充电容量均设定了目标,是规模和功率并重的一个安排,对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是很好的引导。同时,提出开展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试点,旨在系统解决居住区充电设施‘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毕安接受《
中国能源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
充电设施大规模建设,势必拉动大规模投资。付毕安做出了预测:《行动方案》提出的相关任务举措,到2027年预计有望拉动相关设备和工程建设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充电设备投资约1000亿元。
针对“统建统服”模式试点如何平衡运营商盈利与居民用电成本,付毕安认为,随着大规模应用,边际成本将出现下降,伴随车网互动等新商业模式发展,势必会创造新的收益途径,企业与居民之间成本平衡可以得到缓解。
加速农村地区充电全覆盖
《行动方案》指出,补齐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短板。进一步下沉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扩大充电设施覆盖范围,不断加密交通枢纽、客货场站、休闲旅游目的地、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场景的充电设施建设,结合配套电网升级改造,加大“春节返乡”充电需求保障。到2027年底,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 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他地区根据需求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实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部主任刘永东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是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下一步发展重点。相比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更具挑战,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占比较小,需要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充电设施建设需要超前布局;另一方面,农村充电设施还面临农村电网薄弱、充电需求呈现潮汐现象、保障农业用电等问题。《行动方案》突出了交通枢纽、客货场站、休闲旅游目的地、产能集聚区等农村关键场景的充电建设重点,以点带面,加大充电服务的覆盖面。”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认为,国家层面已率先行动,地方政府也应针对本地薄弱环节出台专项补贴政策,通过多渠道投入,逐步实现充电设施的全面覆盖目标。“针对乡村或县域范围内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加强整体规划,包括具体到布点位置、提前协调土地和电力供应问题等,为企业后续投资建设与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加大当地运维人员培养力度,鼓励地方企业联合当地职业培训学校等机构加大人才教育和培养,以降低人力成本;此外,乡村地区具备打造‘零碳乡村’‘美丽乡村’的有利条件,可与之进行结合,推动‘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落地与运营。”仝宗旗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扩大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行动方案》指出,持续扩大车网互动试点范围。扎实推进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建设,建立协同推进和跟踪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电力市场分时价格信号引导作用,探索市场化车网互动响应模式。组织电网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开展区域级、省级、城市级车网互动应用场景实测。完善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推动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到2027 年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有效扩大,新增双向充放电(V2G)设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
刘永东表示:“《行动方案》是对今年正在开展的车网互动大规模应用试点的延续,表明国家坚定推行车网互动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持续不断的规模化应用试点,将加快建立车网互动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激发各方参与车网互动的积极性,加快规模化应用步伐。”
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9个城市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列入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
仝宗旗指出,当前,车网互动仍处于前期试点阶段,探索具备大规模推广潜力的重点,在于技术验证路径与商业模式闭环。“车网互动的核心是要让车主真正参与其中,因此商业模式构建至关重要,同时电动汽车电池适配、充放电循环安全等问题也值得探讨。显然,车网互动迈向规模化应用,仍有一段发展距离。”
“当前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还存在放电车型比例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技术标准有待完善,软硬件兼容度不够;信息共享存在制约,聚合调度困难较大;商业模式尚需探索,电池寿命焦虑仍存等一系列问题。”付毕安认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既要看到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要看到未来的发展潜力。”
文 |
本报记者 王林
上一篇:
97个充电站将获资金支持!北京2025年第二批充电设施示范项目公示
下一篇:
中国快充方案成全球标准: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vivo、OPPO 撰写
首页
|
关于联盟
|
机构设置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生态大会
|
品牌展示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
联盟入库
|
合作交流
联盟信息 / Official Account
联系人:韩先生
电话:13598800577
邮箱:tianxu2000@163.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之窗尚峰座1112室
官方账号 / Official Account
官方微信
手机预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8007号-1
技术支持:
迈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