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新赛道 新产业 新未来
首页
关于联盟
联盟简介
联盟百科
联盟领导
联盟章程
联盟职责
联盟架构
联系我们
机构设置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秘书处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联盟通知
联盟公告
生态大会
大会资讯
大会简介
大会百科
大会领导
大会议程
大会进展
大会架构
参会联系
品牌展示
政策法规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动态
联盟入库
品牌入库
产品入库
合作交流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行业动态
三年倍增计划,如何让充电像加油一样自由?
来源:
充电产业网(www.yuntourong.cn)-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日期:
2025-10-24 10:10:15
点击:
1799
属于:
行业动态
三年倍增计划,如何让充电像加油一样自由?
2025年10月24日 09:38
BusinessCars
来源:BusinessCars
谁能让充电如加油般迅捷,谁便真正握住了破局之钥。
今年国庆假期首日,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火”出了新高度——竟上演了“排队叫号”的戏码!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9月30日晚至10月1日凌晨,多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前,车辆排起长龙,等待时间动辄1至4小时,宛如一场“充电版春运”。
不过跟往年有所不同的是,面对这些老生常谈的“充电大军”,服务区工作人员拿出了“妙招”:手持号码牌,化身“充电桩叫号员”,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安抚车主:“别急,请按顺序充电,下一个就到您!”
这一场景,既让人忍俊不禁,又折射出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的甜蜜烦恼。
其实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已经加速驶入快车道。
10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一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突破1800万大关,同比激增54.5%,其中公共充电桩功率规模直逼2亿千瓦,私人充电设施报装容量更是突破1.2亿千伏安。
数据量看似惊人,但为何消费者还是会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被充电弄得焦头烂额?
首先说,充电桩到底够不够用?
从全国数据看,目前充电桩车桩比2.2:1的官方数据似乎显示“基本够用”。但这个平均数掩盖了致命的结构性失衡,包括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占比不足1%,却要承受节假日10倍于平日的需求冲击。
这也是所谓的“潮汐式供需失衡”。
国家电网监测显示,以国庆期间为例,全国超三分之一服务区充电桩使用率突破120%,部分站点单日服务量达2000辆次,而平日这些桩的闲置率超70%,相当于10个桩里7个在“晒太阳”。
更棘手的是区域鸿沟,东部沿海省份集中了66.7%的公共充电桩,广东一省就有超100万台,而西部某县整个辖区仅3台快充桩。
可以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而这种“平时闲置、假日紧缺”的特征,决定了单纯靠大规模增建充电桩并非最优解。若按节假日峰值规划建设,必然造成平日资源浪费,也难以吸引资本投入,因此破解难题需要更精准的“差异化施策”。
业内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例如能否依托大数据,精准预测节假日期间各路段充电桩供需情况,及时调度移动充电桩前往支援?又能否推广“预约充电”模式,让车主在出发前就规划好补能点位和时间,避免到现场后盲目排队?
另外,造成充电难的,有时并非缺桩,而是有桩不好用。一些充电桩接口老旧,接入后迟迟无法启动充电;有的充电接口不互通,充电桩利用率低……对于这些“僵尸桩”“低效桩”,能否建立常态化运维机制,定期开展设备检修,及时淘汰更新老旧设施?
要想化解这些矛盾,需要政府、运营商、用户三方协同发力,打出“组合拳”。
这就要提到近期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根据新规划,到2027年底,我国将实现充电服务能力“全面翻倍”,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公共充电容量超3亿千瓦。更令人振奋的是,政策将“充电盲区”——乡镇、农村地区作为重点攻坚对象,通过“新建居住区100%配建充电设施”“乡镇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等硬核措施,为8000万辆电动汽车编织起一张“随充随走”的补能保障网。
“三年倍增”总投资也将超5000亿元。
但这个被业内称为“史上最强基建潮”的计划,到底能不能解决充电难的问题?
首先高速服务区的“救命桩”将是重点攻坚。方案要求除高寒高海拔地区外,所有服务区2027年前必须配备60kW以上快充桩,热门线路加密至“每50公里1座超充站”。
以上海至北京高速为例,目前单程仅20座服务区有快充,改造后将新增35座,理论上可将充电排队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40分钟。试点移动充电车简单来说就是上文说所能及时调度移动充电桩和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的服务区,以应对10倍潮汐需求。
农村充电网络的“最后一公里”也将有所突破。
我国尚有超1.4万个乡镇未覆盖公共充电桩,方案明确“一村一桩”目标,通过光伏+储能模式降低电网改造成本,预计带动县域充电桩增长300%。说白了就是消费者不能光在东部沿海或者大湾区能充上电,还得让过去的“家家通马路”变成现在的“村村都有桩”。
当然,从这次的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来看,另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就是要建设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
高压快充技术的突破正在重塑行业标准,目前充电电压已从500V跃升至800V,单枪功率提升至350kW。而且,从投资者最关心的成本端来看,液冷充电枪成本下降了30%,也算是一大利好。毕竟,液冷也算是高效热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以谁能让“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真正成为现实,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目前企业们也在纷纷推出高压快充产品。比如今年4月华为发布超充联盟2.0,发布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可实现15分钟为300度电池包完成满电循环。
宁德时代
也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除此之外,目前包括头部新势力等在内的车企仍在大规模建设自营充电网络。
据介绍,今年鸿蒙智行充电网络已覆盖10纵16横5大都市圈,接入140+万充电桩,基本覆盖全国340+城市补能网络,包括G开头的高速公路。鸿蒙智行还接入1000+华为600KW超充桩,下一步计划覆盖更多的S开头的省级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补能网络。
截至2025年10月15日,蔚来累计建成换电站3525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1002座,充电站4765座,拥有27276根充电桩,并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137.9万根。
就在去年年底,小米汽车官宣正式与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启动充电补能网络合作。按照合作内容,这三家的充电资源将全面入驻小米充电地图,小米用户将可以在充电地图上实时查看蔚来、小鹏以及理想充电桩的动态数据。
站在充电行业的角度,车企自建的补能网络正在进入大融合阶段,相关车企的补能业务,也在这个背景下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收益。
从“充电版春运”的排队叫号,到“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的落地,新能源汽车补能困境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
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全国充电网络将加速编织成网,高压快充技术更以“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突破,重新定义补能效率。当乡镇的“村村有桩”与高速的“超充走廊”逐步实现,这场甜蜜的烦恼终将化作随充随走的从容。
毕竟未来的出行,将不再是续航焦虑的博弈,而是技术普惠的见证——谁能让充电如加油般迅捷,谁便真正握住了破局之钥。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上一篇:
韩天旭秘书长一行赴皖考察四家企业 探寻充电产业协同升级新路径
下一篇:
海外特斯拉“充电爆炸事故”调查结果:转接头与故障桩共同导致
首页
|
关于联盟
|
机构设置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生态大会
|
品牌展示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
联盟入库
|
合作交流
联盟信息 / Official Account
联系人:韩先生
电话:13598800577
邮箱:tianxu2000@163.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之窗尚峰座1112室
官方账号 / Official Account
官方微信
手机预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8007号-1
技术支持:
迈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