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江西赣州的“虔易充”超充站。 受访单位供图
“以前开新能源车来这个公园,总担心充电不方便,现在有了超充站,可算能放心了,在车里刷两条短视频的时间,车就充满电了。”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新赣州大道的“虔易充·中央公园超充站”,正在为车充电的周女士对此处的设施和体验赞不绝口。
在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州,“全液冷超级充电站”标识不少。采用华为超充设备的场站正在赣州进行规模化部署,覆盖交通枢纽、核心商圈、旅游景区等场景,赣州“超充之城”已初具雏形。
适度超前规划设施
在“双碳”目标引领及科技创新驱动下,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支撑。2024年9月,赣州发布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形成“赣州超充”品牌形象,打造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的“超充之城”,并确立一系列具体目标: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不少于50座公共超充站;超充站实现“县县全覆盖”,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实现超充设施全覆盖;优先建设热点区域超充设施。
此外,赣州持续推动本土企业与深圳优质超充建设运营企业合作,结合双方优势,创新建设模式,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超充设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赣州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赣州城投集团”)于2024年开始加速布局充电网络,并打造“虔易充”品牌。“虔易充”超充站采用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超充站搭载600千瓦全液冷超充设备以及快充枪等,供有不同充电需求的车主选择。
同时,“虔易充”充电运营品牌系列场站还加入了由华为数字能源联合车企、充电运营商及产业链伙伴等共同构建的生态联盟体“超充联盟”,能够为车主提供地图高亮、快速找桩、高品质充电、便捷支付结算等服务。
对场站运营方而言,这些超充设备为其带来了显著收益提升。从成本来看,设备不仅拥有10年使用寿命,且维护便捷,大幅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场站的主动运维管理模式还能实现故障感知、诊断与自愈,将运维成本下降30%以上。效率层面,依托双极功率池化技术,设备在相同电力条件下,可将电力利用率提升约30%、周转率提升约1倍,实现单位时间内多车充电。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超充设备支持模块增容、主机并机、光储充一体化演进,能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保障超充站长周期稳健运营,助力运营方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建设绿色转型新地标
目前,赣州的全液冷超级充电站已有数十座。这些超充站可以让新能源车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以上。“比我手机充电还快,充电枪十分轻便,充电时也没有噪声。”一位刚完成充电的车主说。
这些高质量充电站已成为赣州一道亮眼的城市风景线,展示着赣南老区向绿色低碳生活加速跃迁的图景。作为赣州“超充之城”建设的主力军,赣州城投集团在全城打造的特色超充场站不仅数量领跑当地,更以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优势成为行业标杆。
其中,位于七鲤古镇度假区的“虔易充·虔东七鲤超充站”是往来游客的“定心丸”,方便新能源车主安心游玩;“虔易充·城央超充站”是赣州城投集团在当地运营的最大超充站,共配置32把超快充充电枪,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成功打造社区场景标杆;“虔易充·于都金融中心超充站”位于革命老区于都县,场站整洁美观,是县域场景标杆场站的典型代表……
这些场站成为推动赣州加速迈向“超充之城”的重要引擎,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的愿景照进现实。
编织“超充一张网”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由超充站构建的赣州超充网络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它以构建“超充一张网”为目标,锚定“最后一公里”用电场景,编织起一张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绿色出行能源补给网。这张超充网络通过智能调度、远程监控和快速补能等前沿技术,有效破解市民“找桩难、排队久”的出行痛点,让绿色出行触手可及。
于城市风貌而言,随着一批布局科学、功能完善、外观美观的高功率超充站陆续落地,不仅将提升城市新能源车的补能能力,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局部面貌,以科技美学重塑市政市容,成为“低碳城市、美丽城市”建设的新名片。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赣州也正以“超充之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数字能源时代的“三新基础设施”——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新型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超充一张网”正全方位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当前,赣州正将超充体系纳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局,围绕高质量基础设施、完整产业链条和广阔应用场景全力推进建设,既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梯度转移创造有利条件,也为产业协同发展、经济动能转换注入绿色新动力。
在生态优先、智能驱动的路径指引下,“超充之城”建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跃升,也为赣州锻造绿色能源新优势、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