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图片新闻《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近1670万个》,报道了全国最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杭千高速桐庐服务区(南区)充电站投用情况,推动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数量持续增加,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出行。
杭千高速桐庐服务区(南区)充电站是市交投集团“双碳”战略标杆项目。该站融合“光伏发电、梯次储能、液冷超充、直流快充”技术,搭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高速能源生态。站内铺设光伏板,装机容量达2260千瓦,年发电量约512万千瓦时。搭配430千瓦时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有效调节用电,实现绿电高效利用。全站年均减碳约2860吨,有力支撑“近零碳、智慧化、花园式”服务区建设。
技术领先之外,项目更以“服务民生”为核心。针对车主关心的电价问题,公司创新开设“惠民充电专区”,20个充电枪,执行专项优惠电价,每度电较市场价低0.2-0.4元。以电池容量60千瓦时的车辆为例,单次充电可节省近20元,真正将国企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获得车主广泛好评。
项目着力解决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全站108个充电枪中,40个为最高功率600千瓦的超级充电枪,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同时,智慧运维系统集成智能引导、状态监控、无感支付等功能,保障充电安全、便捷、高效。 单日最高可满足3000车次的充电需求,全面提升了杭千高速乃至浙江路网的服务保障能力。
此次桐庐服务区(南区)充电站的投运,是市交投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服务民生需求的关键举措。未来,市交投集团将继续推进桐庐服务区北区充电站建设,持续优化公众的高速出行体验,为浙江省建设“绿色走廊”、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的交投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市交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