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海都市报 官方微博 2025年8月13日
位于海湖新区国投广场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西海新闻记者 徐变银 文/图
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与之配套的充电桩——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成为事关产业发展与民生便利的关键一环。作为清洁能源大省,青海正依托独特优势,加速布局新能源充电网络。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西宁市区及周边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情况。
市区:充电桩覆盖率逐步提升
“您看,这同仁桥下的充电桩多方便!”8月8日下午,在西宁市同仁桥一侧,新能源车主王先生边操作充电枪边感叹。借助手机App,他轻松找到空闲桩位,一分钟内便完成插枪充电。“以前总担心半路没电,现在市区这样的点位越来越多。”王先生说,桥下空间被巧妙利用,充电桩排列整齐,停车位标志清晰,新手司机也能轻松操作,“充电40分钟跑两百多公里,下午办完事正好来取车。”
家住同仁桥附近的蒋女士对此深有同感。“这儿离菜市场、超市近,充电时顺便购物,一点也不耽误。”她坦言,当初购车最担心的就是充电问题,如今市区随处可见的充电桩让她没了后顾之忧。
充电桩不仅方便私家车主,也惠及公共交通。在青藏花园小区西南角,出租车司机马师傅正在换班间隙充电。“我跑白班,家在这附近,换班时来充电已成习惯,充完刚好交给夜班同事。”马师傅说,小区附近就有充电桩,有效解决了车辆日常充电问题,省去了跑远路充电的麻烦。
除了西宁市区,高速路口也成为充电桩建设的重点区域。2024年以来,青海省交控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聚焦长途出行痛点,在韵家口高速出口ETC客服中心、西宁南加油站等交通枢纽建成投运充电桩,为往来电动车提供“下高速即充电”的一站式便捷补能服务。此外,青海省交控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正稳步推进公路沿线布局,计划年内依托超限站、收费站及服务驿站等建设26座充电桩。
高速:
低海拔服务区
充电桩基本全覆盖
“便利性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这是大部分青海新能源车主的共识。在城市核心区,打开导航软件搜索“充电桩”,密密麻麻的点位显示让人安心;在高速服务区,看到熟悉的充电桩标志,同样让长途驾驶员的疲惫感减轻不少。
京藏高速日月山服务区是通往青海湖等热门景区的必经之地,旅游旺季的车流量很大。停车场一侧的一排充电桩前,几辆外地牌照的新能源车正在充电。来自甘肃的游客王女士说:“原本还担心在青海高速上充电不方便,没想到服务区都有充电桩,而且工作人员服务很贴心,还帮忙疏导车辆。充电速度也快,十几分钟就能续航200公里,这下可以放心游玩了。”
为加快完善高速公路沿线绿色出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服务公众便捷出行,青海省交控绿色产业有限公司紧盯省内新能源车辆续航痛点,加快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通过3年持续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全省高速公路的智能充电服务体系。
青海省交控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智驿公司负责人马建忠介绍,2023年,青海省交控绿色产业有限公司率先在G6京藏高速(青海段全线)及川大、茶德、德小、张汶、平阿、牙同高速公路的16处服务区(共30个点位)建设85座充电桩,实现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零的突破”。2024年,重点加密G6京藏高速沿线站点,在马场垣、乐都、日月山等12处服务区(24个点位)新增74座充电桩,配套充电专用车位148个,形成更均衡的充电网络。2025年,计划新建50座充电桩,实现低海拔区域服务区100%覆盖。
车主:
“方便”看得见,“烦恼”盼解决
“市内通勤基本无压力,规划好路线就行。跑长途,只要是走主干线高速,心里也有底了。”开了两年纯电车的刘师傅说。随着技术更新迭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快充效率越来越高,再加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主的“里程焦虑”。
然而,与看得见的“方便”并存的是,一些深层次的痛点依然困扰着部分车主,这主要集中在“最后一米”——家门口的充电难题。家住北斗宫街8号的宋先生表示,虽然小区周边有不少充电桩,但在小区内充电仍然是个难题,“小区里没有可供业主使用的充电桩,去外面充电,快充要1个多小时,慢充只能停一晚第二天再取车,希望小区能尽快安装充电桩。”
此外,部分车主还反映,一些充电桩存在维护不及时问题,比如充电设备故障、扫码支付异常等,影响使用体验。“有一次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扫码后一直没反应,捣鼓了半天也充不上,还好旁边有工作人员帮忙解决。”车主赵女士说。
多方协作
保障充电设施正常运行
无论是市区覆盖率,还是高速服务区的布局,青海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都在逐步完善,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项目资金压力大、充电桩运营成本较高、偏远地区点位分散、后期运营风险高、维护难度较大等问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各协作方正逐步建立维护机制,政府提供补贴缓解企业初期投入压力;电力部门升级服务区周边电网,增容变压器,部分服务区引入光伏发电补充电力,并组建统一运维队伍,定期检修维护,确保故障及时处理。同时,针对当前充电桩使用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繁忙路段服务区高峰时段需排队,而偏远区域使用率偏低、设备闲置的情况,服务区在入口显眼位置增设清晰指引标志,方便车主查找,并建立健全用户反馈渠道优化服务。
截至2025年8月,青海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累计充电次数达265597次,充电量共计5971544.54千瓦时,充电时长8121132分钟,使用率较高。针对高峰时段供需紧张的问题,青海省交控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及时调配并增加移动式充电桩进行补能,在旅游旺季、节假日,提前排查设备隐患,提高故障修复效率,保障全量运行。同时,建立周边服务区联动机制,在本区域压力过大时引导车辆分流至空闲服务区,缓解排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