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主为“找充电桩”“排队”“顶风冒雪”“插枪拔枪”而头疼的当下,自动充电,正从未来畅想走向现实应用。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和机器人技术融合加速的趋势下,充电方式正迎来从手动“任务”到无感“服务”的变革。
由首程控股(0697.HK)联合被投企业「万勋科技」研发推出的全国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自动充电体验站,即将在成都环贸 ICD 正式启用,标志着首程生态内联动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又一次实践落地。作为一项可直接服务于新能源车主的创新设施,该场站实现了自动充电从“场景验证”迈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跃迁。
区别于此前面向限定车型、限定人群的封闭测试,该项目将以真正商业化、无门槛、跨车型的方式向社会全面开放,成为“机器人服务+智慧停车”融合应用的首例示范样板。
一、机器人赋能自动充电场景:
柔韧臂×具身AI带来高适配低成本体验
此次自动充电体验站由首程控股联合被投企业「万勋科技」共同研发,由万勋科技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其独创的“仿生柔韧臂+具身 AI”技术路线,已在多个城市完成部署验证,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性与车型兼容性。
此次“成都 ICD 自动充电体验站”所采用的自动充电系统可在高温、低光等地下车库环境中稳定运行,完成对各类车型的精准识别与无感接入,真正实现“用户无需下车、无需手动操作”的便捷体验。该技术兼具高性价比与规模推广潜力,为未来更多城市开展自动充电商业化部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依托万勋独有的 Pliabot® 柔韧技术,该体验站应用了行业内罕有的基于柔性具身智能架构的解决方案,以仿生柔韧肌肉+具身 AI,充分模拟人类手臂柔性动作与智能交互特性,创造性地实现了超高适应性与安全性,从而轻松匹配各类主流及非主流车型、应对多变的用户操作状况和复杂多样的部署要求。同时,柔性具身架构在本体和数据层面均带来颠覆式的成本优势,叠加完整成熟的部署和运营 know-how,显著提高了自动充电方案的商业化规模部署能力,将业已火热的“智驾平权”进一步推进至“自动充电平权”。二、探索机器人技术落地路径:
资本+技术+场景的协同范式
本次自动充电体验站的落地,是首程控股“资本支持+技术引导+场景赋能”一体化服务路径的又一次深度实践。依托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及旗下多支产业基金,首程长期关注机器人行业前沿技术发展与变革,系统布局了包括万勋科技、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加速进化在内的多家具身智能与应用型机器人企业,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设计、智能算法及场景落地等关键环节。
除了资金支持,首程还通过旗下产业园区、物业、停车场等资产,持续为被投企业提供真实可控的“技术验证+应用试点”场景,加快机器人产品从样机测试向量产部署的“二次开发”进程,加速实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转化。通过推动技术走入城市运行体系,首程正在将智慧停车打造为机器人服务的重要落地入口,为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扩展的产业路径,持续夯实其作为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战略定位。
三、面向公众推广:
“全城放手充”打造科技服务新体验
为提升大众对自动充电服务的认知度与接受度,首程控股与万勋科技将在暑期期间联合开展「全城放手充」自动充电超前体验营。活动将包括打榜挑战、美拍打卡、亲子周、品牌车主日等多样化互动形式,覆盖不同消费人群。
这一系列活动将帮助更多公众近距离接触并体验自动充电技术,让前沿科技真正走进日常生活。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自动充电不仅融入零售、出行等熟悉场景,也让“科技可感知、服务有温度”的城市新体验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