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人形机器人
自己给自己换电池
又让大家“惊艳了一把”
外行看具身智能发展
“热热闹闹、创意频出”
但热闹背后
行业也面临现实关卡
技术关,离真正的类人灵活性尚有距离
落地关,找不到场景,难以规模化应用
生态关,企业“各自为战”,协同效率低
怎么办?
7月23日,福田召开一场
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
汇聚机器人上下游优秀企业
科研平台、金融机构等
共同探讨如何把福田机器人
产业“基本盘”做大做强!
一起看看,大家能为
行业发展增添多少 “能量值”?
能量1号
一站式硬件服务
让机器人企业专注创造
当天, “领益机器人family”9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其中,“天工”机器人等为大众所熟知。
台前,具身智能机器人闪闪发光。幕后,制造业企业默默提供支撑。作为“精密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领益智造被业内称为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富士康”。
现场,领益相关负责人以 三大关键词解析企业优势。领益堪称全球化、全工艺的 “超级工厂”,掌握了从材料开发到多种工艺制程复合的能力,可提供涵盖铝合金、钛合金等多种材料开发服务;同时可提供模切、冲压、CNC、阳极等工艺加工及开发服务。
此外,领益致力打造核心零部件、模组的 “百货市场”,可提供丝杠、减速器、关节等一站式服务的核心零部件、模组服务。针对机器人生产成本高昂现状,领益还打造 “瘦身中心”,从设计、工艺、自动化等层面发力,帮助机器人企业实现综合降本达50%以上。
以领益为代表,如今, 福田企业从方方面面,为机器人生产制造提供助力。
“让机器人研发者只专注创造,其余交给我们。”嘉立创相关负责人也说道。
嘉立创的底气从何而来?
日前,嘉立创入选“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这是嘉立创第5次入围。据悉,嘉立创成立于2006年, 凭PCB打样业务在全球硬件工程师群体出圈,其“拼单”模式解决了硬件企业研发阶段“打样难”“打样贵”痛点。
凭借在硬件领域强大创新力, 嘉立创打造智能机器人一站式研发服务平台。平台助力下,机器人企业从设计到量产,“最多点一次”即可享受全链路服务。由此,解决 机器人研发面临的设计复杂性、供应链多样性、需求即时性等难题。
据悉,嘉立创已为全球超180个国家和地区的710万名工程师,提供“一个概念进,一套产品出”的硬件创新服务。
能量2号
垂类行业纷纷入局
加速机器人落地应用
具身智能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各行各业真实难题。各垂类企业积累了丰富场景数据,在机器研发适配度上表现更佳。
比如,矿山领域,井下环境复杂、作业繁重,传统人工风险极高。
中煤科工率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高危作业”,实现“少人则安、高效安全”的作业模式。矿山机器人可以进行瓦斯检测、设备巡检、危重作业的全流程作业,极大守护了矿工生命安全。
城市环卫领域也面临类似困境,工人招工难、老龄化程度高、事故风险高,运营管理难度大等。
玉树智能构建“清扫机器人+无人机+云平台”立体化网络。从“人扫马路”到“机器织网”,这种智慧环卫让城市管理更高效、更低碳。目前,玉树智能已在深圳投入40台清扫机器人,其中,在福田辖区的香蜜公园已应用近3年。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 玉树具身机器人智创中心揭牌,该智创中心是粤港澳 大湾区首个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旨在助力机器人走进现实生活,服务千家万户。
智创中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实景搭设了多种生活场景,主要用于机器人数据采集、大模型训练、机器人训练等。
“机器人拿一个鸡蛋需要多大的力度?工程师先教会机器人做动作,机器人学会后,再自己反复练习,需要反复训练上万次。”30多台机器人在中心反复练习倒水、擦桌子、捡垃圾、洗马桶、叠衣服等。
再到电动汽车充电,目前,常用的手动插枪笨重、充电流程麻烦,遇到雨天或低温天,还得下车更是不便。现场,华为数字能源介绍企业研发的 “机械臂与自动充电”模式。这种汽车智能自动充电机械臂,可全程自动完成充电连接,让充电过程变得轻松高效。
能量3号
串起生态链上下游
助力产业实现规模化跃升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超10年,但整体行业渗透率仍然不高。以发展最为成熟的工业机器人为例,其渗透率也仅10%。可以说,机器人堪称驱动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深圳机器人产业产值和机器人企业总数,均为全国第一;上市公司数量和投融资事件数量,也为全国第一。 福田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经济大区、金融大区和科创强区,又该 如何接好这波“泼天的富贵”?
今年以来,福田多次举办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展示出其抢占机器人行业发展制高点的决心。鉴于自身优势, 福田瞄准“金融+科技”战略,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生态集聚:招引培育了如特种机器人链主企业中煤科工机器人、仓储物流领域佼佼者未来机器人、宠物陪伴领域领先的大象机器人等企业。此外,金砖院、信通院与顶尖学府联合研发的开源有形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技术自主化率已达100%。
— —产业政策支持:2022年率先出台了机器人产业专项政策,着力构建涵盖研发补贴、空间保障、场景扩展、人才支撑等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引领机器人企业研发创新、快速发展。
——坚实底座支撑:构建3个本地算力资源中心和2个算力调度平台,可调度规模超17000P、全市第一。累计建成5G基站8000个,5G基站密度达到每万人50个,远超全市平均水平,为机器人的AI训练、数据传输提供坚实保障。
——多样场景赋能:建立人工智能发展体系,涵盖算力供给体系、数据供给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3大体系,以及20类AI+应用场景,目前已落地全国首个Agent驱动的AI设计平台、全国首个政务大模型、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等多个“首个”应用示范。
一起期待
在福田
看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