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新赛道 新产业 新未来
首页
关于联盟
联盟简介
联盟百科
联盟领导
联盟章程
联盟职责
联盟架构
联系我们
机构设置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秘书处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联盟通知
联盟公告
生态大会
大会资讯
大会简介
大会百科
大会领导
大会议程
大会进展
大会架构
参会联系
品牌展示
政策法规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动态
联盟入库
品牌入库
产品入库
合作交流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行业动态
充电宝行业正加快洗牌?
来源:
充电产业网(www.yuntourong.cn)-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日期:
2025-07-14 08:15:22
点击:
1794
属于:
行业动态
充电宝行业正加快洗牌?
2025年07月14日 07:54 新浪网 作者 新快报
3C认证引爆1亿台增量市场,10亿存量换代潮来袭
近日,充电宝迎来了行业的至暗时刻,同时也形成了增量机遇,已经离不开充电宝的用户市场对优质、安全、合规的产品提出了购买需求。
近年来,充电宝市场规模越来越大,2024年全球充电宝市场规模已突破171亿美元,中国占比达38.7%。数据称,目前市面上80%的产品无3C认证,国内充电宝年销量1.5亿—2亿台,假设50%具有乘机需求,可预见本次新规有望为行业带来高达近1亿台的购买增量。
同时,国内充电宝保有量约10亿台(基于年销量加多年累积计算),按40%淘汰率计算,置换需求约4亿台。新规实施后,电商平台“3C认证”关键词搜索量暴增300%,羽博、品胜等合规品牌在罗马仕曝光后的几周内销售额增长450%。
16.4亿用户人均
每天使用手机5.52小时
数据证明,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离不开充电宝。近几年来,充电宝市场规模越来越大,2024年全球充电宝市场规模已突破171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增至329亿美元,其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8.4%。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达38.7%,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接入流量为充电宝行业奠定了稳定的规模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持续迭代和丰富,预计未来手机使用时长仍将呈现增长态势。
2025年中国移动手机互联网用户将达到16.4亿(包括一人多用户),人均每天使用时长为5.52小时。伴随着用户规模的上升,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高速增长,2023年首次超过3000亿GB,预计至2026年将突破4000亿GB。
有近四成用户的手机满电续航能使用5-8小时,使用5小时以下的占18.3%。现在主流手机电池平均电量是5500毫安时,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单日所需电量约为7532.3毫安时,中间有2000毫安时的电量缺口。
手机内移动应用程序不断增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导致耗电量增加。
网民手机使用持续深化,使用时长与重度使用场景与日俱增。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周均上网时长呈震荡上升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持续迭代和丰富,预计未来使用时长仍将呈现增长态势。
数据发现,在手机重度使用场景中,视频、游戏、资讯和阅读类应用的人均单机有效使用时长均呈现上升趋势,仅有通信聊天类应用出现略微下降。从增长幅度上看,电子阅读与视频有效时长上升更为显著,可见沉浸式体验类应用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依赖。
随着手机配置的不断提升,手机耗电量增加,电量缺口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充电诉求提升。从使用时长排名角度看,微信、微博等社交类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类应用软件使用时间最长,其次为购物、音乐和游戏软件,这些均为耗电速度较快的应用。随着此类社交和内容类应用的广泛普及,用户黏性也会有所增强,进而带来充电频次的提升。
调研显示,六成手机用户单日充电频次依然集中在1-2次的范围内,39.8%的手机用户表示,手机充满电后的续航时间一般为5-8小时,这也验证了消费者普遍感受手机耗电量较大的事实。
从充电临界点的角度出发,七成以上的手机用户倾向在手机电量还剩10%-30%的时候进行充电。
过半充电宝通过线上渠道售出
充电宝,又称移动电源,自身具有储电单元。充电宝主要由充电电池和专门设计的电路组成,是一个特殊的电池,其电芯可以是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电路系统则包括容量指示电路、电芯保护电路、充电管理电路、DC-DC升压电路以及各种功能扩展电路。
充电宝的容量通常以mAh(毫安时)为单位,市场上常见的充电宝容量从几千mAh到几万mAh不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充电宝的容量标注可能存在虚标现象,实际容量可能远小于标注容量。
充电宝的种类繁多,包括通用组合、普通充电、多功能型、太阳充电、专业背夹、竹木充电、新一代型、体热充电等多种类型。多功能型充电宝通常具有更多的功能,如LED照明、应急电源等。
上游设备商主要供应充电宝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如电池芯、外壳、充电器、PCB板等。这些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游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中游制造商是充电宝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负责将上游提供的原材料和设备进行加工、组装和制造,最终生产出充电宝产品。制造商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游品牌商和渠道商是充电宝产品的最终销售环节,负责将产品推广到市场,并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品牌商和渠道商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渠道覆盖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随着快充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用户体验也得到提升,推动了充电宝市场的增长。技术进步也促使企业优化分销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为适应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变化,预计到2025年,在线渠道将在充电宝市场中占据53%的份额,成为主要的销售途径;线下渠道市场中占据47%的份额。
从产品类型来看,电池容量在10000mAh至20000mAh之间的产品占据重要地位,并预计在2029年其市场份额将达到83.44%。价格、快充功能、自身充电速度、同时为多设备充电和其他用户的分享意见,是消费者选购充电宝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时,售后服务欠缺、产品质量问题、退款纠纷、虚假宣传、服务态度差和部分商家以假冒或二手商品充好销售,是消费者对充电宝品牌和产品感到不满的主要关键词。
充电宝行业还需要涉及充电协议的制定和遵守,以确保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充电宝能够兼容并正常工作。同时,随着充电宝市场的不断发展,行业标准和监管也在逐步完善,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中国是全球最大充电宝生产国及消费国
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及5G技术的应用,用户对移动设备续航能力的需求显著增强,充电宝作为便携式电力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已从单纯的电量补充工具逐步演变为集功能性、安全性与智能化于一体的消费电子配件。
3C认证已成为消费者衡量充电宝品质的关键指标,国内部分机场也加强了对充电宝3C标识的查验力度。线下市场和电商平台带有3C标识的充电宝产品销量都出现增长。在几大电商平台发现,在售的充电宝产品均已带有3C认证标识,部分商家库存告急。
据了解,有3C标识说明这款充电宝通过了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其电气安全、电池安全和环保标准均符合国家规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电气火灾、触电等危险,也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近年来,中国充电宝行业在消费需求升级和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行业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小米、华为、安克创新等科技品牌通过生态链布局强化市场控制力,品胜等垂直厂商则深耕细分市场以差异化产品形成竞争力。
与此同时,新兴品牌借助电商渠道快速崛起,推动市场活力提升。但行业仍面临同质化竞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部分低价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倒逼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转型。
国内企业将加速出海步伐,依托成本控制能力和本土化运营策略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同时,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输出,提升全球竞争力。共享充电宝模式亦可能复制至海外,结合当地消费习惯进行本地化改造,形成新的增长极。
从国内行业情况来看,虽然品牌壁垒效应已经显现,但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这个行业入门门槛相对较低,最多时曾有超过千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然而,随着市场的品牌化进程,部分无资质的小企业已被市场淘汰。中国充电宝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产量份额超过全球的80%。
目前,国内的消费品牌主要是本土企业,而国外的品牌即使有,也大多是委托国内的代工厂进行生产,如飞毛腿集团有限公司。
从地区层面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变化,并且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2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10.46亿美元,约占全球的30.48%,并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10.87亿美元,届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增至30.81%。2023年,亚太地区移动电源市场规模达到44.9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19.3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远高于全球平均的8.4%。
紧随其后的是北美和欧洲,分别占据25.98%和19.42%的市场份额。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印度地区将展现出最快的增长速度,2023-2029期间的CAGR预计约为3.10%。
上一篇:
英国交通大臣:英国计划推出措施以促进电动汽车销售
下一篇:
一起充电丨第二期 重卡充换电专场行业趋势与资源协同闭门交流会成功举行
首页
|
关于联盟
|
机构设置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生态大会
|
品牌展示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
联盟入库
|
合作交流
联盟信息 / Official Account
联系人:韩先生
电话:13598800577
邮箱:tianxu2000@163.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之窗尚峰座1112室
官方账号 / Official Account
官方微信
手机预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8007号-1
技术支持:
迈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