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宣布,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民航安全无小事。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近期,又有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面对不容忽视的风险,民航部门能及时响应,以近乎“急刹车”的方式推出新规,对守牢安全底线来说是件好事。
然而,新规“迫降”,生产、销售问题产品的厂商未有反应,买单的成了普通消费者。他们手中的充电宝可能是在国家正式要求新售充电宝必须强制获得3C认证前购入的,可能有3C认证却因为品牌爆雷而被划入禁带名单。为非己之过承担损失,难免让人心中有怨。
化解矛盾,关键在于后续措施的精准补位。厂商须担起善后之责,对问题产品,建立便捷退换渠道;对质量合格的老款无标识产品,提供官方补印标识服务或合理回收方案。机场执行防层层加码、搞一刀切,对不能带上飞机的产品妥善处理,杜绝“要么扔要么寄”的粗暴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