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网plus版“充电宝”上线 可供约10万台空调使用两小时
成都电网plus版“充电宝”上线 可供约10万台空调使用两小时
封面新闻2025-05-27 10:32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试点建设了彭州、龙泉驿、崇州、新津、双流五个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的电网侧储能电站。5月26日,记者从国网成都供电获悉,当天19时40分,投资2.25亿元、装机规模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的四川成都新津邓双储能电站正式投运。该电站是成都电网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能够在负荷高峰时段提供10万千瓦保供顶峰能力,预计每年可向电网提供约6000万千瓦时调峰电量,单次充电可供约10万台1.5P空调使用两小时。该电站的建成投运,是成都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在储能方面的标志性事件。
成都新津邓双储能电站完成验收,做好投运准备。
据介绍,储能电站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大、控制精度高等优势,可以平衡电能生产和用电供需,还可以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迅速响应提供支撑,是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保供顶峰和应急支撑资源,发挥着电网“充电宝”作用。
据悉,在2024年3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就将19个项目列为首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其中成都有彭州、龙泉驿、崇州、新津、双流五个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纳入试点示范,五个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将陆续建成投运。预计到2027年,成都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200万千瓦。到2030年,成都将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形态,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为加快储能电站并网,成都供电还组建专家团队,针对电网侧储能电站提供立项、建设、验收、投运全流程服务。同时,还针对用户侧储能电站推出上门测算、方案优化的“电力精算师”服务,全方位助力储能电站落地。
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储能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成都电网负荷“尖峰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形成完整产业生态,推动成都地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新津储能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其中0.8亿元核心设备储能电芯就是“成都造”,由新津宁德时代供应,预计项目可拉动地区产值1.2亿元。当前,成都市正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技术、市场、政策”全要素形成合力,增强电力保障能力,助力成都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