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新赛道 新产业 新未来
首页
关于联盟
联盟简介
联盟百科
联盟领导
联盟章程
联盟职责
联盟架构
联系我们
机构设置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秘书处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联盟通知
联盟公告
生态大会
大会资讯
大会简介
大会百科
大会领导
大会议程
大会进展
大会架构
参会联系
品牌展示
政策法规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动态
联盟入库
品牌入库
产品入库
合作交流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行业动态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破解“充换电焦虑”的上海实践
来源:
充电产业网(www.yuntourong.cn)-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日期:
2025-05-23 16:45:33
点击:
1828
属于:
行业动态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破解“充换电焦虑”的上海实践
央广网
2025-05-23 11:05
央广网上海5月23日消息(记者冯丽) 新能源汽车累计上牌量突破164万辆、个人充电桩累计接电达61万户、实际运营充换电设施共17.18万个……在上海这座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充电桩不仅是能源终端,更是城市治理的“压力测试仪”。从“抢桩焦虑”到“无感充电”,从“单向耗能”到“双向赋能”,上海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城市能源生态,为我国超大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上海方案”。
破解民生痛点:从“找桩难”到“无感充电”
“过去找充电桩就像‘开盲盒’,导航显示有空位,开车2公里到了却发现被油车占位或设备故障了。”网约车司机王师傅的吐槽,道出了新能源车主的普遍困扰。
《数读2024年度上海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共推广新能源汽车27.83万辆,历年累计推广164.5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第一。如何破解“找桩难”“充电慢”等民生痛点,上海螺蛳壳里做道场,不断探索实践。
上海虹桥机场T2出租车蓄车场充电站(央广网发 上海充换电设施工作委员会供图)
走进上海浦东金高路公交充电站,会发现夜间服务电动公交车的充电桩白天开放给了社会车辆,资源错配的难题在共享模式中迎刃而解。而在襄阳北路的人行道,2台路边充电桩是解决高密度中心城区充电难问题的创新试点。如果进入上海的高速充电站“窗口”——枫泾服务区充电站,运维人员节假日提供24小时服务,并与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融合应急充电保障车、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潮汐式移动充电桩等多重应急保障设备整装待命,让人们在进入上海的那一刻就感受到贴心的“上海服务”。
小小充电桩,彰显城市大温度。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上海样本”巧妙化解了车主的“找桩难”困扰。“充电服务要深入毛细血管,触达每一个有需求的地方,充电服务更要打破常规以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双轮驱动,破解充电焦虑、续航焦虑与成本焦虑。”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充换电设施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副主任、上电实业副总经理黄辉说。
运维人员为电动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累计接入充换电设施运营商933家。在上海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检测平台监控中心大屏上,全市区15万台公共充电桩,10万台专用充电桩运行数据一览无余,通过设备运行情况、充电热力区域以及用户使用倾向分析,为上海下一阶段政策推进做好数据支撑。
在虹桥机场T2出租车蓄车场,整齐地排列着114个120kW直流快充车位,出租车司机在吃饭等候的30分钟内即可实现“满电”出发,接送旅客。融和霆投建运营的出租车示范站,是国内第一个建在机场出租车蓄车场内的充电场站。高峰时期,场站日均服务车次2000余辆,日充电量超过4万度。
工委会副主任、融和霆总经理秦刚表示,“融和霆在国电投生态圈的协同下,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绿电交通、交能融合’为驱动,通过标准化建设及运营,向客户提供高效、优质、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并为管理部门产业推动持续助力。”
科技赋能“双碳”:车网互动重构能源生态
上海作为全国能源转型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正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深度融合。“双碳”目标下,上海利用车网互动不断重构能源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网上海电力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搭建车网互动公共服务平台,在迎峰度夏、度冬保供及配网局部紧缺时,可综合调动全市充换电资源参与需求响应,有效缓解电网负荷压力。“平台通过智能算法预测充电需求,引导错峰充电。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车网互动最高为电网削峰17.63万千瓦。”国网上海营服中心俞倩雯说。
车网互动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界面(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
富特北路充电站是上海首批“车网互动”示范站,同时是浦东地区首个支持双向充放电和计量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这里,车主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询桩位使用情况,系统还能根据电网负荷动态调整充电策略。简言之,V2G(车网互动)让新能源汽车化身“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有序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为电网输送电力。
而在上海三汇路“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内,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V2G技术协同运转,年减碳2000吨,电费成本降30%。这正是上海探索车网互动的生动缩影。
上海浦东富特北路V2G充电站(央广网记者 冯丽 摄 )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确定首批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上海4个试点项目入选。作为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上海已建成多座V2G充电站,覆盖浦东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
“电动汽车正从‘耗电终端’升级为‘移动储能节点’。”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周雷勇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充换电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和监管,为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政策红利也在同步释放。《上海市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风光储充智慧充电站将覆盖高速服务区。在枫泾服务区,全液冷超充桩、光储充放设备与光伏车棚的组合,将打造“微型电网”,实现能量自治。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细胞单元”。
创新服务生态:打造协同治理新纽带
充电桩的功能边界,正在上海被重新定义。中国石油伊犁路超级充电站内,600KW全液冷超充桩实现“一秒一公里”,而集装箱式生活区配备休息室、餐饮和便民浴室,被司机称为“公园里的服务区”。
伊犁路超级充电站内600KW全液冷超充桩实现“一秒一公里”(央广网发 上海充换电设施工作委员会供图)
“‘人·车·生活’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我们在司机驿站、司机之家也有很多实践,通过对C端需求的理解与把握助力高质量充电网络建设。”工委会副主任、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继军说。
充电服务不仅是补能,更是城市治理的支点。这一理念在重大活动保障中也尤为凸显,例如进博会期间,50座核心充电站“零故障”运行,春节高速路网启用移动充电机器人、潮汐桩等等。
充电桩上连产业,下关民生,如何打破“数据孤岛”与“政策壁垒”,助力整个产业更加有序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成立了充换电设施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首个聚焦充换电设施的专业委员会,其成立的背后,是上海对超大城市能源治理的前瞻思考——发挥枢纽作用,打通技术、政策与市场的闭环。
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吴明州看来,工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充电产业从“单兵突进”转向“系统作战”。这一跨部门协调机制,整合了电网企业、车企、充电运营商等全链条资源,破解了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和“标准割裂”问题。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化转型的双轮驱动下,上海正以充电桩为支点,撬动一场能源与交通的协同变革。当每一辆电动汽车都成为电网的“神经末梢”,当每一次充电都化作能源系统的“智慧抉择”,超大城市上海便能以绿色脉动,共筑生态未来。
上一篇:
慢充与快充:新能源汽车充电全解析
下一篇:
“三桶油”的新能源汽车补能棋局
首页
|
关于联盟
|
机构设置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生态大会
|
品牌展示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
联盟入库
|
合作交流
联盟信息 / Official Account
联系人:韩先生
电话:13598800577
邮箱:tianxu2000@163.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之窗尚峰座1112室
官方账号 / Official Account
官方微信
手机预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8007号-1
技术支持:
迈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