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新赛道 新产业 新未来
首页
关于联盟
联盟简介
联盟百科
联盟领导
联盟章程
联盟职责
联盟架构
联系我们
机构设置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秘书处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联盟通知
联盟公告
生态大会
大会资讯
大会简介
大会百科
大会领导
大会议程
大会进展
大会架构
参会联系
品牌展示
政策法规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动态
联盟入库
品牌入库
产品入库
合作交流
新闻动态
联盟动态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查看详情
行业动态
为何这些小区的充电桩都沦为了摆设?
来源:
充电产业网(www.yuntourong.cn)-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日期:
2025-04-30 11:31:37
点击:
1974
属于:
行业动态
为何这些小区的充电桩都沦为了摆设?
新华网
2025-04-30 10:36北京
千盼万盼,家住北京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刘先生,终于盼来了小区里的充电桩。
2019年,刘先生购置了新能源汽车。但由于小区没有充电设施,导致刘先生不得不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在小区外的充电站充电。
图源:视觉中国
历经波折后,2024年底,小区里充电桩一建设好,刘先生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充电。但现实情况让刘先生心凉了半截——五个充电桩所在的停车位,四个都被燃油车占据,电价也高得离谱。
“外面的充电桩电费是1.8元每度,夜间充电能到0.6元每度。而小区里的充电桩,全天都是2元每度。”根据刘先生观察,小区充电桩建设好后,真正用的时候却很少——大部分时间,这里和普通的停车位一样,偶尔才能见到个别充电的车,充电头还经常直接掉落在地上。
就这样,五台充电桩,成了小区里的“手办”。
01
“中看不中用”
其实,对于小区内的新能源车车主而言,小区迎来充电桩本是件利好。
但当下,一些进驻小区里的充电桩却饱受争议——充不上电、充电贵、管理差、危险大,是不少车主对小区充电桩的评价。
首先,在一些老旧小区,充电桩并不好用。
记者走访北京方庄地区某小区,该小区总户数2048户,但只有120个停车位。随着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小区里不少人用轮椅、桌子等提前占车位。
上个世纪建设的老旧小区,大多没有地下车库,地上车位也十分有限。 于天昊摄
“在这样的小区,建设好的充电桩大多沦为摆设。抢不到车位,就没有充电的机会,要解决小区内充电不便的问题,还得先解决停车问题。”北京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赵明达接受采访时表示。
像刘先生一样,还有不少车主是被价格劝退的。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李女士居住的小区内充电费用2元一度,其中0.8元是服务费。李女士感慨,这样算下来电车的用车成本,相较于燃油车几乎没有优势,“且大部分桩没人管理,油车占位、电桩故障的情况很多。”
记者走访后发现,小区内部充电桩的维护情况不容乐观:掉落在地上的充电枪、被灰尘蒙住难以扫描的二维码、无法显示的操作页面……而这又给小区的人员安全埋下一颗雷。
2025年4月8日,山东济南降下中雨。张女士的宠物狗在经过小区一处充电桩时倒地抽搐后死亡,其丈夫遛狗时牵绳的手部也有过电感。事后经电笔检测,发现充电桩一条电线周围多处有电流。据了解,该小区同一位置在雪后也出现类似情况,导致另一只狗死亡。
02
物业的博弈
小区充电桩从建设到运维,物业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
相比于私人充电桩直接接入电网导致物业无法从中获利,小区公共充电桩能够给物业带来场地租赁的收益。因此,物业对公共充电桩的态度更为欢迎。
但北京执业律师杨鑫表示,部分物业与充电运营商会签订“排他协议”,每台公共充电桩会收取“进场费”,导致车主充电价格上升,有些价格甚至高于居民电价50%。在一些案例中,还有物业通过高价车位捆绑、挪动公共维修基金等方式谋取私利。
社交媒体截图
而在上海某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周济翔(化名)看来,充电桩涉及产权单位(车主或者开发商)、物业公司、电力部门、消防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多方主体,但由于没有一个“牵头人”,容易成为“多头管理,无人兜底”的“皮球”。
“一些公共充电桩的运营方(如星星充电、特来电)仅仅负责设备的维护,对于周边的环境如电线短路、车辆乱停的情况视而不见。”周济翔说,“在一些政策上,虽然像《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物业配合安装充电桩,但是对于日常巡检、隐患整改,没有相关的强制标准。”
周济翔所在的小区的充电桩“入场费”大约为1000元每桩——但是收益远远低于管理风险。据他介绍,小区内增加公共充电桩,需要派专人巡查,每年增加的人力成本约为12万元,但目前仅凭充电桩的租赁收益和入场费,公司无法平衡这笔支出,属于“赔本赚吆喝”。
周济翔回忆,他所在的物业此前因不能正确识别充电桩显示屏异常闪烁,以为是正常现象,导致未及时报修而引发充电桩短路。
“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非常有限,对于充电桩一窍不通。”周济翔表示,大多数物业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充电桩的专业运维技术和知识。
图源:视觉中国
小区物业力不从心,而一些充电桩运营商也是“甩手掌柜”。周济翔介绍,部分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盲目扩大装机量,在小区安装后“只管装,不管管”。有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有20%的公共充电桩因故障停用超过1个月,沦为“僵尸桩”。
在律师杨鑫看来,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漏洞。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72条规定,业主有权使用安装充电桩,但是对于物业配合义务的边界、审批时限、违规处罚等措施没有明确规定。
“还有一些诸如‘充电桩噪音扰民’‘光污染’等问题,目前的法律也没有明确界定,纠纷处理缺乏依据。”杨鑫补充道,基层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中,对于充电桩的违规和不文明利用,也没有相关措施。
记者也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区将充电桩集中安装在消防通道、绿化带内或者通风不良的区域,一旦起火,很容易扩散,存在安全隐患。
03
怎样避免“建完不管”?
近年来,全国充电桩保有量增长迅猛。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充电桩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其中私人充电桩739.4 万台。
部分地区对小区充电桩建设有明确规划目标。例如,昆山计划到2025年,全市充电桩总规模不少于9万个,车桩比不低于1.2∶1 。一些城市也在积极推动相关建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增长带来的充电需求。
但当规模庞大的充电设施进入小区,建设后的管理仍然存在真空。
杨鑫建议,明确责任链条,出台《小区充电桩管理办法》,规定物业是第一管理责任人,运营商负责设备的维护,政府部门定期巡查。“对于那些积极管理充电桩的物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者专项补贴,也要允许物业从公共充电桩的收益中提取合理的管理费用。”
根据周济翔的观察,现在的充电桩越来越智能。如果运营商将智能充电桩连入物联网进行监控,实时检测电压、温度等数值,就能够在异常时自动断电或者通知物业报警,为物业管理方省去巡查的人力成本,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充电桩运营企业则应当更好地维护建设的充电设施,比如制定日常巡检计划,做好设备维护的记录,制定应急预案等。
“如果充电桩运营企业建立和小区物业的密切沟通机制,定期向物业通报充电桩的维护计划和运营情况,那么就可以高效应对充电桩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周济翔说,“我们物业也可以定期把业主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企业。”
而在车主看来,针对油车占位、充电不文明行为,也有必要提高业主的素质,共同维护充电环境。
“业主有必要形成文明公约,明确充电秩序,签订小区充电管理规约,在遇到矛盾时能够有一个沟通解决机制。”刘先生说。
周济翔也透露,所在的物业公司正在起草《充电管理公约》。要通过业主投票明确收费标准、处罚规则,让一些不文明充电行为纳入小区的“内部信用体系”。
通过一些增值服务与物业进行分成,也可以提高物业和运营商的合作积极性。杨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充电桩+广告屏”“共享充电位”等增值服务已经有了落地尝试。
改善小区充电桩困境需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规范管理,通过增加政策、管理、宣传等方式,实现充电桩摆脱“社区手办”的身份,成为切实解决居民充电难题的设施。
来源:央视网微博
上一篇:
福州政企协为充电桩行业健康发展“把脉开方”
下一篇:
重卡补能“兆瓦风暴”!华为1.2MW超充桩落地 如何颠覆行业?
首页
|
关于联盟
|
机构设置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生态大会
|
品牌展示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
联盟入库
|
合作交流
联盟信息 / Official Account
联系人:韩先生
电话:13598800577
邮箱:tianxu2000@163.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之窗尚峰座1112室
官方账号 / Official Account
官方微信
手机预览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充电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8007号-1
技术支持:
迈为科技